鸿星尔克男鞋 |
安踏运动鞋 |
螺满地螺蛳粉 |
钓鱼凳子 |
补水面膜女 |
江中乳酸菌 |
中医科的医生正在为住院患者做中医治疗。 今报通讯员 钟计锋 摄
为了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协同疾病防治,让人人都能享有中医药服务,去年4月,柳州市人民医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创新开展“中医进病房”行动。从落地生根,到高位推动;从遍地开花,到起势成势。如今,该院的中医药服务实现临床科室全覆盖,群众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
中医进病房,药香沁人心。年过六旬的吴先生是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进病房”的受益患者之一。
去年11月,该院感染性疾病科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中提到,患者吴先生2021年10月开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每天都有一到三次寒战高热。虽然家属陪他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症状始终无法好转。去年8月,吴到该科就诊。
感染性疾病科是该医院“中医进病房”项目的首批试点临床科室,经过详细的检查和3次全院大会诊,西医考虑吴先生为不典型病原体感染,中医诊断他为内伤发热——肺热津伤证。
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科主任盛正和附以调和营卫、透热养阴等中医治疗,并配以穴位贴敷清热解毒。大约两周后,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体温恢复正常,精神食欲渐好,住院近4周后顺利出院。截至今年1月底到门诊复诊,吴先生再没有出现过发热,并已正常上班。
“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主要病种为结核病、艾滋病和各类细菌真菌感染等疾病,住院病人以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居多,这个群体普遍免疫功能偏低。”据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蒋忠胜介绍,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改善,毒副作用减轻,住院时间缩短,病人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了。
截至今年1月31日,科室已通过“中医进病房”行动服务患者1500余人次,中医药覆盖率超过50%。因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感染性疾病科计划将中医药服务的覆盖范围由老年人群扩大至中老年人群,同时增加中医药服务的种类,让群众尽享“个体化”治疗。
为手术患者减轻疼痛
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中医进病房”同样受患者青睐。
不久前,周女士因胸闷、气促长达数月,到该科治疗。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她的冠脉造影狭窄。经家属同意,医生对周女士的前降支行冠脉内旋磨术,对她的左主干-前降支行PTCA+支架置入术。
“为改善病变血管情况,患者需多次进行手术。我们行PCI术手术的路径需要从外周桡动脉进行,分次处理血管的过程中,中医敷贴能够保护患者的桡动脉,避免其感受到穿刺股动脉的痛苦,同时还能减轻术后穿刺点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苗柳博士说,起初不少住院患者心存疑虑,觉得中医辅助作用不大,但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感觉良好,身体恢复迅速,纷纷为医务人员点赞。患者的认可让医护人员倍感欣慰。
“临床中,中医外敷还能预防打针后的静脉炎,改善‘双心’患者的睡眠,减轻焦虑症状。”苗柳说,心血管内科将深入探索建立中西医联合介入心脑血管的防治,进一步开展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药膳疗法、八段锦和五禽戏等特色疗法,让更多患者受益。
“中医进病房”实现临床全覆盖
“‘中医进病房’项目是柳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又一体现,项目实施后收获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亮点。”该院中医科主任盛正和介绍,“中医进病房”项目的实施不仅突破了中西医学科壁垒、转变了医疗模式、调整了医疗服务结构,还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充分激活了中西医协同在预防、治疗慢性病中的优势。
“中医进病房”项目开展以来,医院通过组建“中医首席专家+治疗医师”的中医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各临床科室驻点并参与业务查房,同时负责适宜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案拟定、实施、随访和宣教机制的完善,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发掘中医优势专科和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
从小规模的临床科室试点,到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扩容升级,项目成效明显。如今,医院中医药服务已惠及患者2.7万多人次,实现了临床科室全覆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中医进病房”是中西医并重、高效协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生动实践。高质量发展阶段,柳州市人民医院将积极探索创新,将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协同疾病防治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老百姓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高质量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健康柳州贡献“柳人医”力量。
今报记者韦黎
6月新规来了。21个省份婚姻登记可“跨省通办”、扩大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试点、加强个人信息跨境安全保障…......
(2008年)柳州第三届十大美丽乡村:鹿寨县寨沙镇拉庙村长枧屯 长枧屯位于寨沙镇拉庙村东北部,距寨沙集镇13......
【百寿景点】 百寿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该镇设州、县治长达500多年,镇内人文景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