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男鞋 |
安踏运动鞋 |
螺满地螺蛳粉 |
钓鱼凳子 |
补水面膜女 |
江中乳酸菌 |
《寻找》,不仅仅是一个寻找他人的平台,还是一个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无论是寻找者还是被寻找者,在这里都能看到,情感是人的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东西。
如果你想寻找他人或提供寻找线索,请拨打寻找热线:18907720207。
寻找人:龚玉珍
被寻找人:秦小敏
寻找发生地:长唐镇西流村
寻找心愿:玉珍,我们想你了,盼相聚。
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抗过枪,这是坊间人们所称的最难得的友谊。今年已经75岁的秦小敏,至今仍怀念1965年至1972年,在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西流村下乡插队的日子,特别是忘不了那个睡在她隔壁床的好姐妹龚玉珍。
1 睡在隔壁床的好姐妹
1965年7月,秦小敏作为知识青年,被分到西流村插队。
那年,她只有18岁。由于一直在城市生活,第一次走进西流村时,艰苦的农村生活还是打破了她的想像底线。
当时,西流村给上山下乡青年居住的地方,是用生产队食堂改建的宿舍。男女生宿舍各有一大间,可以住7到12人。
秦小敏记得,那天中午1时许,她来报到时,舍友们都到田里收稻谷去了,宿舍没人。宿舍里很热,而且后面紧邻着牛棚,不时有牛粪的臭味飘进宿舍来,这让秦小敏一下皱紧了眉头。
当时,女生宿舍已摆满了10个床位,所有的床位都摆放有枕头等生活用品,秦小敏不知道自已的床位在哪里。正在为难之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新来的吧,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只见一个高挑的女孩走了进来,她麻利地帮秦小敏提行李,安排床位。
这就是龚玉珍与秦小敏的第一次见面。龚玉珍作为女生宿舍的舍长,她接待了新来的秦小敏。
由于女生宿舍已住了10个女知青,10铺床将宿舍挤得满满当当的。考虑到秦小敏刚来农村生活,热心的龚玉珍便把自已靠窗的床位让给了秦小敏。龚玉珍自己则到生产队要了一床木板,紧挨着秦小敏的床重新安了一个床位。
经过一个中午的整理,秦小敏在龚玉珍指导下铺好床,并把带来的生活用品归类放置好。
因为有龚玉珍的帮助,秦小敏靠在新铺好的床上,闻着浓浓的牛屎味,慢慢地放松了心情。
2 教会自己做农活的大姐
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秦小敏没有做过农活,但到了西流村,所有的上山下乡知青们都要按农时下地干活挣工分。
秦小敏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们在西流村当农民时的每一天。
当时,西流村以种植水稻、甘蔗、土豆等作物为主。从1月到12月,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虽然现在,秦小敏对当年他们每天做的农活如数家珍,但在刚到西流村时,她吃了很多的苦头。
那时,秦小敏拿锄头时不会用巧力,她也不好意思让别人帮忙,于是在自已的一亩三分地里出死力气的锄地,一天下来,手上都起了许多的水泡。回到宿舍,因为手痛,她偷偷躲在被窝里哭。
龚玉珍得知她情况后,第二天专门来到秦小敏负责的那块田地来指导。告诉她如何用巧劲锄地。
那时,龚玉珍是长塘镇的知青,她本来家里就有菜地,有一定的做农活种地的基础。因而她到生产队后,因为工作出色,成为知青里的农业专家。大家喜欢问她,她也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考虑到秦小敏不太熟悉农业种植,龚玉珍还组织了宿舍里的两三个热心女生,每天盯着秦小敏的生产,看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及时提供帮助。
那时,知青们很有荣誉感,看不得同一宿舍的小姐妹落后。在龚玉珍的带领下,这个秦小敏农业生产帮扶小组不久就有了成果。秦小敏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掌握了生产技巧,每天的工作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了。
因为龚玉珍的帮助,秦小敏从一个锄头都不会用的城市女青年,成长为会选种子、会抛秧的农业种植小能手。
3 忘不了猪油炒青菜
那时,知青们在宿舍集体做饭,大家轮流值班煮饭炒菜。
刚开始到西流村时,秦小敏因曾在家煮过饭,她并不认为煮饭是件难事。但面对用桔杆烧火的炉灶时,她还是手忙脚乱。
女知青们在干农活的路途中,会把一些枯枝、桔杆等收拾回来,晒干后用于烧火煮饭。在城里时,秦小敏煮饭都用煤,现在用桔杆烧火,而且这灶虽然搭在宿舍外,但每次烧火时,烟都往宿舍里飘,她都是灰头土脸的。有时遇到刮风下雨,室外炉灶的火苗经常会灭,不得不反复起火,煮饭炒菜十分艰难。
而龚玉珍煮饭炒菜很会掌控火候,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轮班。而秦小敏和龚玉珍的床号相连,她俩经常一起轮值煮饭班。这时候,秦小敏就感到很幸福。很多时候都是勤快的龚玉珍把活干完了。
那时,知青们干农活挣工分,由于食物紧张,常会饿肚子。男知青们会偷偷地跟老乡到山里抓鸟、抓青蛙、捕蛇等来充饥,女知青们则不敢吃这些恐怖的食物,于是,龚玉珍的重要性又不断显示出来。
因为龚玉珍的家在长塘,离我们很近,且家中有菜地。每到月底揭不开锅时,她都会回家拿一些米和菜来给姐妹们度荒。有时,她会偷拿家里的猪油来。那时,能用猪油炒青菜是很奢侈的了。那香味十足,即使没有大米饭,配着玉米粥吃,也是女知青们难得的美味了。
直到现在,秦小敏仍觉得,那时龚玉珍用猪油炒的青菜是最好吃的美味。
4 期望昔日的知青姐妹再相聚
因为有龚玉珍等姐妹的扶持,秦小敏在西流村生活了7年。随着知青返城,1972年她离开了西流村。
那时,作为最先返城的秦小敏,在回城工作后,还专程回西流村看望过姐妹们。而龚玉珍作为最后一批离开的知青,她送走了所有姐妹后,回到了长塘。改革开放后,龚玉珍跟老公到了广东打工,慢慢地就和所有的姐妹们失去了联系。
秦小敏一直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到退休。退休后,她和当年的知青伙伴们陆续取得了联系,但大家都没有龚玉珍的消息。为此,秦小敏专程去长塘寻找龚玉珍。但至今,除了知道他们一家去广东打工外,没有人再有有关他们的别的消息了。
如今,秦小敏已经75岁,比她大两岁的龚玉珍,今年也是77岁的老人了。当年西流村女知青宿舍的姐妹们都很想念龚玉珍,希望有机会再相聚。
今报记者黎静
我,非常喜爱鸟,羡慕鸟类有一双翅膀,可以在彩虹间自由的翱翔。曾经幻想过,能变成一只小鸟,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
(2008年)柳州第三届十大美丽乡村:鹿寨县寨沙镇拉庙村长枧屯 长枧屯位于寨沙镇拉庙村东北部,距寨沙集镇13......
一、初遇布依族经过一夜的火车颠簸,早上5点钟,终于到达旅游的第一站——贵州省的独山县。大家在火车站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