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材美术经典赏析
攻克锦州(油画)
任梦璋 张洪赞 李树基 广廷渤 柳 青
1969年创作
淮海大捷(油画)
鲍 加 张法根
一九六一年创作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中取得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为题材的美术经典,构成了新中国美术史尤其是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重要篇章。
图绘历史的艺术使命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同时期,版画家胡一川创作了他的第一幅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攻城》,恰巧呼应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形势变化。
《攻城》首次展出后不久,辽沈战役打响。此时,版画家古元在《东北画报》担任美术记者。他和同事们一起奔赴前方,深入连队,收集素材,创作了许多连环画、漫画、木刻等。此后,他还根据来自淮海战役前线的新闻报道,创作了经典木刻《人桥》。画面中,江河涌动,硝烟四起,战士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用肩膀托举木板,架起一座人桥,帮助战友渡河冲锋。古元用疏密有致的刀法、冷暖对比的色彩,将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不畏险阻的战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不断涌现,如王流秋油画《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总攻包围圈》,任梦璋、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柳青合作的油画《攻克锦州》,刘天呈、张胜、邓乃容、孙建平合作的油画《激战天津》等。其中,不少作者围绕同一题材多次展开创作,从中可以管窥美术表现历史的多种视角。
比如,油画家任梦璋曾三画辽沈战役。第一次创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走访了多位曾参加辽沈战役的指战员,最终确定表现整个战役中最关键的锦州战役。在油画《攻克锦州》中,任梦璋以三角形构图组织近景的冲锋队伍,并在顶点处刻画了一位号手,军号上的红绸布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表现出冲锋号角吹响的刹那,千军万马势如破竹冲向敌阵的震撼场景。1969年,任梦璋与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柳青合作,再次创作《攻克锦州》,以侧面视角表现发起冲锋的解放军战士,每个形象都具有“凝固在运动中”的雕塑感。1977年,任梦璋与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再次合作,第三次创作《攻克锦州》,在前一稿的基础上对人物与环境细节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曾多次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为题材展开创作的,还有军旅画家陈其。陈其曾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对于战争的残酷、胜利的喜悦和英雄的精神,都深有体会。1972年,陈其第一次与赵光涛等人合作油画《淮海大战》,选择表现战士们手执钢枪、手榴弹等,向敌军发起进攻的场景。画面上,后方皑皑的白雪烘托出战斗的激烈,生动的人物刻画凸显出战士们舍生忘死的无畏精神。1977年,陈其再次与赵光涛、陈坚、魏楚予合作油画《淮海大战》。这次,作者选择以正面视角表现战士们顽强拼搏的战斗场景,整体视野更加开阔,艺术表现更具视觉震撼力。
这些取材于真实战场的经典美术作品,从不同角度再现了战略决战的壮烈场景与磅礴气势,也体现出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在创作中对文学叙事性的重视、视角的选择,以及注重从境界上探析英雄主义的典型特征。这些作品更饱含创作者的真情实感。恰如陈其所说:“画不好这些作品,就对不起牺牲的战友,对不起支前的老乡。”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用画笔图绘历史,用丰富的视觉形象参与宏大历史书写,镌刻革命精神。
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材美术作品中,不少作品都是大场景、大尺幅。如何在宏阔的画卷中合理安排众多人物与装备?如何协调整体色调与局部色彩?如何使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这些问题都需要美术工作者在创作中深入研究、反复考量。
1961年,鲍加、张法根创作的油画《淮海大捷》,展现了画家的匠心独运。为突出主题,也为妥善解决表现宏大战役时画面空间受局限的难题,创作者放弃了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设想,而是选择表现战役胜利后的瞬间。画面中,创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在基于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色彩明暗、冷暖的对比等艺术处理,表现了敌败我胜的战局。可以说,在革命历史画创作经验尚不丰富的时期,《淮海大捷》不仅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同时在以绘画的特点处理战争题材、以典型情节展现宏大历史方面富有创新,推动了新中国革命历史画实践与理论探索。
1977年,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天津涌现出一批表现平津战役的大型历史画作品。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刘天呈、张胜、邓乃容、孙建平合作的油画《激战天津》,作品描绘了夜色中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头与敌人激战的情景。如何表现近战、夜战?创作者选用宽银幕式构图,将原本相对局促的空间表现得更加开阔,并巧妙地以桥上一辆燃烧的装甲车作为夜战中的主光源。整体强烈的明暗对比、局部细微的光线变化、疏密得当的画面布局等,无不显示出创作者在塑造人物、协调场景等方面的能力。
上世纪80年代末,由20余位创作者及各方专业人员历时3年共同创作完成的全景画《攻克锦州》,引发业界关注。这件作品周长百余米,高16米。创作者们运用焦点透视、多视点构图的手法,突破时空限制,营造出广阔的视觉空间;同时,全景画馆将地面塑形和全景画相结合,360度的环形画面首尾相接,画面的边缘被巧妙地淡化以至于消失,增强了观众的临场感,强化了视觉冲击力。
无论是选用特殊形式表现战争场面,还是选取特殊时刻作为创作内容,美术工作者们都在追求宏大叙事的同时,努力运用艺术巧思,避免创作千篇一律。这些不同角度、不同手段的尝试,构成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材美术创作的多元面貌。
当代视野中的英雄形象
新世纪以来,伴随书写视觉史诗的历史责任与创作意识愈发强烈,美术领域掀起创作重大历史性、主题性作品的新热潮。其中,“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促生了一批表现1840年以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美术作品。
在此次创作工程中,宋惠民、陈建军、张鸿伟等人合作的油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骆根兴油画《决战淮海》,孙立新、白展望、窦鸿合作的油画《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等巨制,不仅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丰富经验与独特优势,也为表现这些主题注入了新的思考与活力,在当代视野中实现了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题材的艺术再造。
《辽沈战役·攻克锦州》用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画面前景中一组战士形象的特写,直接凸显战争的悲壮感。在画面最引人瞩目的位置,创作者细致刻画了一位在冲锋时中弹牺牲的年轻战士,子弹贯入胸膛的力量使这名战士顷刻间向后倒去,凸显了战士牺牲的突然和沉重。而在中弹战士的身后,是更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向敌军发起进攻的解放军战士。这件作品对悲壮场面的刻画,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悲怆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崇敬之情。
《平津战役·会师金汤桥》,通过表现浴血奋战后欢庆胜利的战士们,突显英雄主义的精神与气概。画面上,在一群激动拥抱的战士中间,一名面向观者的年轻小战士高高跃出人群,右手举着头盔,正兴奋地呼喊。胜利的喜悦,直接感染着画前的观者。这是火热战争年代的青春诗篇,亦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
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但革命历史不容忘记。以文艺巨制回顾历史,以美术画卷致敬英雄,不仅成就了主题性美术创作传统,也成为我们在当下铭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
人民日报记者:郑石如